隨著東南亞成為跨境電商和出海企業的重點市場,掌握當地搜尋引擎的市場份額情况成為流量投放和內容當地語系化的第一步。 不同於歐美“Google一統天下”的格局,東南亞各國的蒐索市場呈現出較强的地域差异性。 本文將為你梳理東南亞主要國家的搜尋引擎市場份額現狀,並提供當地語系化SEO建議。
從整體來看,Google在東南亞各國的搜尋引擎市場中依然佔據主導地位,大多數國家市場份額超過90%。 但在部分國家,如越南和印尼,仍存在本地競爭對手或特定行業內的蒐索替代場景。
根據StatCounter和SimilarWeb等協力廠商平臺數據(2024年更新):
國家 | 穀歌 | 必應 | 野蠻人 | 本地搜尋引擎/其他 |
---|---|---|---|---|
印尼 | 94.3% | 2.3% | 1.2% | 木桶、秒(內容社區型) |
泰國 | 96.1% | 2.0% | 0.8% | 不適用 |
馬來西亞 | 94.7% | 3.5% | 1.1% | 小眾中文社區論壇(如lowyat.net) |
越南 | 92.5% | 2.7% | 1.4% | Cốc Cốc(越南本地瀏覽器+蒐索):約3~4% |
菲律賓 | 97.2% | 1.8% | 0.7% | 不適用 |
新加坡 | 94.9% | 3.6% | 0.9% | 不適用 |
標籤是越南本土開發的瀏覽器+搜尋引擎服務,主要面向越南語用戶。 它綜合了廣告、地圖、本地電商和下載功能,在教育、B2B目錄、以及地方蒐索(如餐廳、學校)中有一定使用基礎。
關鍵字:若你在越南本地做SEO,可同步在Google與Cốc Cốc上測試內容分發效果。
移動優先:東南亞大部分蒐索發生在安卓手機上,Google App或Chrome是最主要入口。
本地語言優先:泰語、印尼語、越南語蒐索詞佔據主導,使用英文關鍵字影響有限。
强社交導向:蒐索經常結合Facebook、YouTube、小紅書(部分國家)進行比價或內容驗證。
由於Google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建議所有出海網站都進行Google Search Console設定、移動端優化、英文+本地語言雙語內容部署。
適用於做教育、電商、軟件分發等行業,有預算時可測試Cốc Cốc Ads平臺,進行本地蒐索推廣。
使用Google Trends、Ahrefs、Ubersuggest等工具,調研本地語言關鍵字,結合文化脉络進行內容翻譯和重新編寫,而非簡單機器翻譯。
東南亞用戶在蒐索後常跳轉至Facebook頁面驗證評論或進群,建議企業同步維護Facebook Page與短視頻內容,建立信任閉環。
東南亞整體仍以Google為主,但各國文化和蒐索行為存在差异。 出海企業要想在當地建立內容壁壘,必須精准掌握每個國家的蒐索市場份額、本地蒐索偏好,並做好多平臺聯動。 未來,懂得在Google上做SEO的內容運營者,將在東南亞市場擁有巨大紅利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