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坑攝影是不是經常拍完翻車? 明明眼前的風景很美,拍出來卻平淡無奇? 別急,其實不是你不會拍,而是你還沒掌握“攝影底層邏輯”——光線、角度、構圖、對焦、色彩這些基礎技巧。 今天這篇就幫你一次性掌握最實用的新手攝影技巧。
再貴的相機/手機,遇到逆光瞎拍也容易翻車。 新手拍照一定要找光源+順光拍攝:
順光:適合新手練習構圖、顏色最真實
側光:有立體感,適合拍人像、靜物
逆光:容易氛圍感,但對曝光要求高
📌 手機黨建議避開中午正陽光,拍攝時間最好是早上9點前或下午4點後。
攝影的構圖,就像寫作的段落排版,亂就是亂。 新手可以從這幾個“萬能構圖法”開始練:
三分法:把畫面分成9格,主體不要居中
對稱構圖:適合建築、倒影、水面
留白構圖:讓畫面更呼吸,更有意境
📌 練習時打開相機的“九宮格輔助線”,拍多了就習慣了。
模糊的照片≠朦朧美。 大多數“廢片”都是對焦沒對準。 無論用什麼設備,記住:
拍人對眼睛
拍物對主體邊緣
不要邊走邊拍(尤其是夜景)
📌 拍人像可打開“人臉識別”或“人眼對焦”功能,拍靜物建議關閉自動對焦鎖定手動。
90%的“沒感覺”照片都是因為角度太無聊。新手建議大膽嘗試這些拍攝角度:
低角度仰拍→讓人更高、建築更震撼
俯拍→拍美食、案頭、靜物好看又乾淨
側拍→拍人物更自然、不尷尬
📌 手機黨可以舉高/蹲低/貼近地面嘗試,別只從眼睛水平線拍。
不是每張照片都要修到色彩豔麗,關鍵在於色彩統一。 新手拍攝建議:
尋找主色調(如藍+白、黃+黑、綠+灰)
避免畫面顏色太雜亂(强光+花衣服+背景雜)
可以用衣物/道具呼應背景色
📌 小紅書風格很多就是通過“配色+留白”取勝。
一張好照片,不一定要重度後期,但裁剪+提亮+統一色溫基本操作必須做。
裁圖去掉雜亂背景/多餘空間
調亮整體曝光,提升通透感
微調色溫色調,統一畫面氛圍
📌 推薦App:Snapseed(免費好用)、 Lightroom、 潑辣修圖。
新手常見誤區:“我手機不好所以拍不出好照片”。 其實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用對技巧:
手動點荧幕對焦並鎖定曝光
打開格線練構圖
適度開啟“人像模式”或“超廣角”試試不一樣的感覺
📌 手機有的“相機Pro模式”,可以控制ISO/快門/白平衡,也建議嘗試。
拍得好≠修得多,拍得巧=懂構圖+懂光線+穩手對焦。 剛開始不用追求“大片”,先從構圖清晰、光線通透、對焦準確的照片開始,就是很棒的進步!
📷 建議每天拍3張“用心拍的照片”,堅持21天,你會驚訝地發現:眼睛變“攝影眼”了,照片越來越有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