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拍好建築? 掌握這7個攝影技巧就夠了! -沐陽科技
客戶至上·專業至上
客戶至上,專業第一

想拍好建築? 掌握這7個攝影技巧就夠了!

來源:沐陽科技 作者:攝影 2025-07-14 08:00:15 0

📸 想拍好建築? 掌握這7個攝影技巧就夠了!

建築攝影,不只是“拍樓”,而是用鏡頭講述都市的線條、光影與呼吸感。 一張好的建築照片,不僅能打動觀者,更能塑造你對空間的獨特視角。

無論你是手機黨,還是相機玩家,這篇實用技巧合集都能讓你輕鬆拍出“建築大片感”。

📐 1.注意垂直線,不歪才高級

建築攝影最忌諱的就是“斜”。 保持線條垂直,是專業與業餘的第一道分水嶺。

📌 技巧:打開手機/相機格線功能,或者開啟水平儀輔助構圖。 拍攝時相機/手機儘量與建築正對,避免上仰畸變。

☀️ 2.善用光影,拍出空間感

建築是光的容器,掌握好光影,照片馬上有層次。

  • 清晨/傍晚:柔光斜射,適合表現立體感

  • 正午:光影强烈,適合幾何抽象風格

  • 陰天:適合表現建築的“冷調”與質感

🌇 TIPS:順光拍形態,側光拍線條,逆光拍剪影。

📏 3.利用構圖規則,構建秩序美

  • 🔲 對稱構圖:適用於中軸建築、地鐵站、宮殿

  • 📐 引導線:利用欄杆、走廊、道路引導視覺

  • 🟧 三分法:將建築結構與天空/前景合理分佈

🧠 小技巧:拍現代建築時可以嘗試“極簡+留白”; 拍古建築則更適合“對稱+細節”。

📷 4.別只拍正面,多試俯仰角度

很多人拍建築只會正面照,其實換個角度,世界會大不一樣。

  • 🔻 仰拍:適合表現建築的高度與衝擊力

  • 🔺 俯拍:從高點鳥瞰,展現建築與都市關係

  • 📐 斜側角度:展現線條延伸與立面層次

📌 嘗試找“透視消失點”拍攝,有種走進電影畫面的感覺。

🪟 5.構圖中加入“前景”或“人”,讓畫面更有故事

建築本身是靜態的,但加入元素能讓畫面更“有呼吸感”。

  • 🌿 用樹枝/窗框當前景構圖

  • 🚶♀️ 加入路人形成動靜對比

  • 👁️ 拍窗/門/樓梯等“空間夾縫”,形成畫中畫

📸 特別適合拍一些“建築中的人”,有溫度、有構圖、有節奏。

🎨 6.後期調整,拉直+去雜+調色

後期的目標是讓建築更純粹。

  • 📏 拉直:使用Snapseed或Lightroom修正角度

  • 🧼 去雜物:用Retouch等工具去掉電線、雜物

  • 🎨 調色:用VSCO/LR統一色調,保留建築質感

🚫 避免加過重濾鏡或模糊背景,建築攝影強調“清晰、對稱、真實感”。

📍 7.拍建築去哪? 城市旅行拍攝建議

  • 🏛️ 古典風格:博物館、教堂、宮殿

  • 🏙️ 現代建築:CBD、高層辦公大樓、圖書館

  • 🚉 極簡空間:地鐵站、車站、電梯廳

🌆 如果在國內:可以嘗試拍上海的衡山路、深圳的春筍塔樓、北京的國貿三期……都是建築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 總結:建築攝影=線條+光影+秩序+節奏

拍建築,不是拍“樓”,而是拍光、拍影、拍空間。 你要學會讀懂建築的結構感、時間感和呼吸感,才拍得出“都市感”。

📸 最後建議:多模仿建築攝影師作品(如Iwan Baan、Zaha Hadid事務所官方圖),提高你的視覺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