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偏光電感測器標定,是指在設備初次安裝或運行前,對用於糾偏控制的光電感測器進行精度調整與訊號學習,使其能够準確識別目標邊緣、色差、對位標線等特徵,實現精准糾偏控制。 該步驟對於印刷、包裝、標籤、薄膜、織布、鋰電池塗布等行業中的糾偏系統至關重要。
未經標定的糾偏感測器往往會出現誤觸發、識別偏差、糾偏不准等問題。 標定的作用包括:
✅ 學習目標資料或背景的反射特性
✅ 設定左右極限位置,避免過偏比特
✅ 調整靈敏度與識別模式(透明/不透明/反光)
✅ 保證在光線、速度、張力變化時保持穩定輸出
標定是確保糾偏閉環系統精准運行的重要前提。
用於糾偏的感測器通常包括以下幾類,每類的標定管道略有不同:
類型原理典型應用對射式光電感測器光束被邊緣遮擋識別偏移印刷紙張/薄膜邊緣識別CCD線陣/雙色感測器分析光線位置變化判斷偏差高速卷材、鋰電極片糾偏電容式感測器檢測邊緣的電場變化非透明資料定位超聲波糾偏感測器檢測距離變化識別邊緣不透明、反光材質
以對射式或光電反射式糾偏感測器為例,典型標定流程如下:
安裝對位:將感測器安裝於導輥兩側邊緣,保持與資料垂直或45°斜角
進入標定模式:長按“Teach”鍵或通過控制器進入學習狀態
放置基準物料:使資料處於“正常居中”或“邊緣基準”位置
採集反射值:感測器記錄該位置的光强、電壓或位移數據
完成確認:按“OK”鍵保存數據,退出學習狀態
部分高端型號支持“雙點標定”或“動態標定”,即在運行過程中自動採集最左/右偏值,提升精准性。
問題原因分析解决建議識別不准資料反射特性太接近背景新增反差條、使用雙色/紅外光源標定失敗資料放置位置不準確確保在感測器視窗正中央訊號不穩定環境光干擾、電磁雜訊干擾加遮光罩、遮罩干擾源抖動頻繁資料震動、控制器增益過高檢查張力、調整PID參數
🔍 標定前需確認資料運行速度穩定
📏 學習基準應儘量採用實際運行資料,避免樣品差异
📊 可通過控制器介面實时查看感測器輸出值,輔助微調
⚙ 若多次調試無效,建議恢復出廠設定重新標定
Fife(費孚):高端糾偏系統,支持紅外/超聲波/CCD多種檢測管道
KEYENCE(基恩士):CCD線陣、顏色邊緣識別感測器,靈敏度高
歐姆龍:光電+類比量輸出感測器,性價比高
微技感測器(中國):專注於卷材定位、邊緣糾偏國產化方案
光電感測器在糾偏系統中扮演著“電子眼”的角色,而準確的標定則相當於為這只眼睛校正了視角。 不同材質、環境和應用對標定要求不同,選擇適合的標定管道和高品質感測器,是確保整條生產線運行穩定、糾偏精准的關鍵。